传文达艺

任小春:三汇公路大桥和三汇中学大桥纪事

2025-06-13 09:47:19

三汇公路大桥和三汇中学大桥纪事

任小春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苏轼笔下的夏意,正悄然漫过三汇古镇的檐角。渠江醒了,带着千年未改的从容,将两岸的晨光揉碎在粼粼波光里。

清晨,我驻足三汇渠江公路大桥,见白塔沐着朝晖,心旷神怡。据三汇镇邓坤老师讲,这座由杨国华承头倡导修建的白塔,修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白塔屹立渠江岸边上百年,塔身依然不见斑驳,此刻却披着金纱,与对岸福美乡村共饮一江春水。塔影在渡船的犁痕中碎而复圆,恰似古镇的记忆,在时光里浮沉明灭。

1991年4月20日,三汇渠江大桥项目经中央铁道部铁建函〔1997〕173号文件批准新建,县政府委托成都铁路局达成铁路建设指挥部负责承建,由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第二工程处施工,作为达县至成都铁路永久性工程。

1993年3月5日,三汇渠江大桥项目动工,在施工中由于有工程项目漏列和原材料涨价等诸多原因,曾几次停工,工期很长。1998年12月15日,基本竣工,1999年1月初验,同年8月鉴定为合格工程,9月28日通过正式验收后交付渠县使用,2000年1月,开始正式运行,3月,发现大桥桥面系列整体的钢度和强度不足,主桥面6道伸缩缝均变形,人行道栏杆移位变形,整体向外侧倾斜等质量问题。同年6月至9月,铁五局二处又进行了维修和加固后,经半年试行,未见异常。2000年10月23日,作为固定资产移交给渠县使用并正式通车,属于县道公路桥梁。

三汇渠江大桥位于三汇镇南郊约1.4公里名叫小浪溪的渠江河段上,东西横跨渠江,所在庞涌公路里程桩号为17.135公里。全桥总长532米、高33米,共6孔,每孔为净跨80米的箱形双肋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桥面行车道宽9米,两侧各有2米宽的人行道,设计载重为汽—20级、挂—100。大桥东、西两岸引道公路共长3.2公里,按山重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和修建,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由渠县筹集资金负责新建,1993年1月开工,1995年12月基本竣工,作为大桥施工的便道公路。整个引道公路大修、路基补强和沥青表处于1999年建成通车,适应了大桥和达成铁路建设的需要。斗转星移,三汇渠江公路大桥已不适应百姓出行和农业、工业发展。三汇古镇也逐渐没落,昔日“小重庆”不复存在。乡村振兴,交通先行,为了让三汇古镇焕发生机,释放活力,强筋壮骨,交通运输部门把庞汇公路升级为省道S305,正在改建中。为打通三汇至大竹、达川快速通道,三汇中学大桥项目迁址到州河上。三汇中学大桥全长2.01公里,其中主线长度为1.4公里,桥梁长度为502米,按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的标准建设,是达(州)渠(县)快速通道关键节点工程,今年6月底通车后,会打通三汇三岸交通的“卡点”,提高区域交通运输能力、节约运输成本,为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交通便利。

车过三汇渠江公路大桥,5分钟后就到了三汇中学大桥,豁然洞开的水墨长卷在眼前舒展。川东水泥厂的银色厂房排列如编钟,正待敲响工业文明的清音。舵石鼓大坝横锁河心,坝体上"舵石鼓闸坝落成典礼"的朱砂题字已褪成胭脂色,而涡轮机仍在吟唱着光明的赋格。牛奶尖山峰的雾霭间,依稀可见宋代窑址的青烟;小三峡的绝壁上,纤绳磨出的沟壑里,新生的蕨类正攀着历史的缝隙生长。

2015年5月1日,我兴致勃勃约苗冰老师到全国著名诗人杨牧家中喝茶,谈兴正浓,三汇中学是杨牧老师的母校,我向他报告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三汇中学大桥。我异常兴奋只是没有手舞足蹈,我满以为杨牧老师会表扬我们,哪知,杨老师沉默了。他问我:“小春,三汇中学大桥建成后,三汇中学就不被洪水淹了吗?”我略略思考了片刻,语塞,无言以对。时间应该在悄无声息中过了2分钟,我解释道:“修三汇中学大桥的目的,主要解决汇东、汇北群众出行,消除三汇水上交通安全隐患。还有,以前的三汇渠江公路大桥已是危桥,每年要检测、维修。三汇中学大桥建好后,我们还要修三汇巴河大桥,货车就不需要经过三汇渠江公路大桥了!还有,三汇到渠城要修快速通道,是达渠快速通道的一部分,三汇到渠县只得20分钟左右。”“修一座桥要多少钱呢?”杨老师问。我说:“上亿吧!”他说:“不如把那上亿资金拿来把三汇中学搬迁了,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才是消除安全隐患!”我不好争辩,也不敢争辩。杨老师继而又说了一句“雷语”:“我认为,三汇渠江、巴河、州河交界河段就不应该修桥。”我和苗冰老师面面相觑。杨老师似自言自语,又似在明说:“如果修了桥,三汇更没有三汇的味道了!”杨老师嘎然而止,他陷入了沉思,我和苗冰老师也陷入了沉思。


那个弥漫着茶香的午后,诗人杨牧的诘问像突然按下的休止符:"桥与学堂,孰轻孰重?"我一时没有想出答案……和杨老师告别后,苗冰老师安慰我说:“杨老师是站在诗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我平静地说:“杨老师的话,也有道理。三汇中学大桥、三汇巴河大桥建成通车后,三汇的车渡船、客渡船必须停航。以前的白帆点点已不复存在,现在的机动船往来穿梭也将消失,还真没有三汇的味道了!”

当年,我创作《渠县的桥》时,专门写了篇《和杨牧先生谈三汇的桥》,稿子形成后,我向杨老师电话请示我在文章里记录了和他谈话的内容,如公开发表是否妥当之类的话。杨老师说:“你不必送我看,就如实地写,就说是我杨牧说的!”在编辑时,我前思后想,把《和杨牧先生谈三汇的桥》删除了。主要考虑到杨老师德高望重,生怕三汇地区部分读者产生误解。

和杨牧老师喝茶已过去十年。暮色垂落时,我坐在三汇古镇临江老茶馆的竹椅上。漆色斑驳的楹联写着“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穿汉服的少女举着手机在三汇环城路江边直播,她镜头扫过清澈的江面,三汇车渡船、三汇中学大桥、三汇渠江公路大桥跃然于屏幕上。我独自品茗,怡然自得、茶香氤氲中,新与旧在此和解。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三汇中学大桥建成通车后,三汇群众建议将车渡船作为抢险船停靠在渠江码头,随着码头和渡船减少,渡船可以改为游船。风洞子航电枢纽形成,州河达州南门口到三汇镇河段将更名为渠江,三汇江面千吨级轮船往来穿梭,州河“小三峡”将变成“渠江小三峡”,风光更加旖旎。

如今,三汇双桥并立如时光的括号,中间包裹着三汇的前世今生。桥墩下的漩涡里,沉浮着建设者的蓝图、诗人的忧思,以及每个晨昏里平凡渡口的烟火气。或许所有的时代演进,都注定要在这样的撕扯中,留下深浅不一的褶皱。

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九月 小编
2025-06-13 09:47:19
关注

0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