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特聘作家】巴山作家贾飞
首届特聘作家(38人)
于 蛟 邓建秋 石秀容 冯远臣 朱光明
朱映铮 任小春 陈安辉 陈自川 杜 荣
何 武 李明春 李荣聪 李宗原 李方明
李佑伦 邱绪胜 宋 歌 肖雪莲 邹清平
张成芳 苟海泉 郑清辉 林佐成 罗学闰
胡有琪 唐 端 贾 飞 曹文润 常龙云
彭明凯 蒋 楠 蒋兴强 蒋 娓 雷 鑫
谭仕海 潘凤妍 戴连渠
本期推出特聘作家贾飞
▼近年优秀作品推介▼
简述中国文章 贾飞 简述中国文章,首先得从历史谈起。中国分为几个时期,远古时期,先秦时期,秦之后的郡县制时期。 远古时期,其中包括尧舜禹时期,文人们研究的是神学及天人合一。比如《连山》《归藏》《周易》。后来,《连山》《归藏》失传,只留下《周易》。伏羲创了八卦,是《周易》的简体原型。后来,黄帝、文王、孔子对《周易》进行了改进或诠释,特别是黄帝在《周易》的基础上,另外开辟了一门学问,也就是后来的《黄帝内经》。因此,这时期的文人,或者说有思想的当权者,研究的是天地阴阳和宇宙自然。 尧舜禹之后,有了夏商周。商朝开始,正式有了成熟的文字,而周朝渐渐鼎盛。在商朝时期,国外也有了一本经典,名为《圣经》(大约公元前十五世纪)。周开始,出现了一个文章王朝。那就是春秋战国。何为春秋战国,可用几句话简述:周之封国,一千余矣。春秋,战而争,逐年递减。五霸遂立,秦楚宋齐晋。秦,马倌受封立国(弼马温原型)。齐,姜子牙受封立国。宋,纣王兄长微子启受封立国。楚,地方豪门熊氏立国。晋,皇室唐叔虞立国。至战国,晋被分之三家,遂有韩赵魏。齐被臣篡,遂有田齐。自此战国七雄鼎立。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期间,文章迎来了黄金时期。准确说,是诸子百家。所谓百家,也只是一个概数,而后来的众多学者进行过细致的概括。譬如学者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将儒、道、墨、法、名、阴阳,称之为六家。刘歆,《七略》,加小说、杂、农、纵横,列为十家。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要》,加兵、医,统称为十二家。于是,诸子百家,重要的也就十二家。 那么百家相应的是哪些人呢?儒:孔子、孟子、荀子等;道:老子、庄子、杨朱等;墨:墨子等;法:商鞅、李斯、申不害、管子、韩非子;名:公孙龙、惠施等;阴阳:邹衍;纵横:鬼谷子、苏秦、张仪等;杂:吕不韦等;农:许行等;小说家:众矣;兵:孙武、孙膑、吴起、白起等;医:扁鹊等。 诸子百家,鼎盛之时,似乎与古希腊的文明同步。苏格拉底、阿拉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色诺芬尼、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伊壁鸠鲁、萨福、伊索、埃斯库罗斯等,璀璨千秋,与中国交相呼应。 春秋战国之后,出了一个“弼马温”,也就是秦。他打乱了中国发展的节奏,同时也打破了文明的灿烂。试看秦,不安现状,欲天下一家独吞。经过不懈奋斗,数代努力。嬴政横空出世,灭周而成皇帝。自此海内无周,更无分封,郡县制乃行,遂有中国格局。 中国格局形成之后,文章渐渐衰退。中国文脉如高山溪流,愈来愈低,以致流到平淡如水。尽管如此,但一个时代依旧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依旧有一个时代的标志。文学如岁月,仍旧驽马前行。 秦太短暂,又太过于集权,除了焚书坑儒,还大力推崇秦颂。于是,秦无文化。 秦之后,诸子百家变成了独尊儒术,而大多文人开始主攻辞赋。也就是拍拍马屁。司马相如、枚乘、杨雄、左思等,极尽语言之灿烂,写就了不少华章。然而,有一个人比较清醒,到了晚年,对自己学赋很后悔:“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实风轨,莫益劝解。士以作赋,扬子追悔于雕虫。”大意就是,写赋是雕虫小技,不仅文词华丽,还尽拍马屁。 唐朝已经不怎么创作大赋,大多文人主攻绝句与律诗。于是便有了灿烂的大唐风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王勃、王之涣、张九龄、贺知章等一大批诗人,如蜜蜂一样,采摘着大唐的绚丽之花,散发出诗歌的芬芳。留存后世的主要以《全唐诗》五万首为主,诗人2200余人。如果再精挑细选,也就《唐诗三百首》,诗人77人。这一点既令人欣喜,也令人悲伤。欣喜的是,只要努力,总是能留下名字的,概率还很大。一个伟大的朝代,终有两千余人在史上留下姓名,虽然这个名有些近乎于尘埃,并没多少光彩。如果按这样计算,当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0000余人,也就能有六分之一成为《全唐诗》作者的一部分,多少令人慰藉。悲伤的是,如果希望被广为传颂,名字留下来,还能发光,或许一个时代也就百人左右。 宋朝已不怎么花精力创作绝句律诗,大多文人开始主攻词牌,还分成了许多流派。譬如豪放派苏东坡、辛弃疾、张孝祥等;婉约派柳永、秦观、晏殊、李清照等。还有一个脑袋一根筋的文人陆游,拼了老命继续写唐朝的诗,写了一万余首,如果再加上大清乾隆写的三万首,一个陆游加一个乾隆,从数量上就顶一个盛唐。真可谓,写诗万余首,不抵一首词。 元朝不怎么研究词牌了,大多数文人开始主攻曲儿。至于代表,也就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这四位杂剧作家,在元朝命运充满了曲折,人生也颇多坎坷,于是他们的曲儿无比惆怅。当然,在大洋的彼岸,没过多久,英国也出了一位戏剧家,名叫莎士比亚,他的戏剧同样令人悲伤。 明清已经不怎么研究曲儿了,大多数文人开始创作小说(以长篇为主)。当然,在官方还流行着另外一种体裁,那就是青词。青词与汉赋、秦颂一样,也就用来练练技术罢了,因为很快就会被历史淹没。尽管这样,明清却出现了小说的辉煌,并与世界平级,甚至更优。譬如中国四大名著,再添《金瓶梅》,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部小说。虽然明清的政治拖了中国的后腿,也受尽了列强的欺负,经济也不见得多少发达,老百姓日子也并不怎样,但小说却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这时,全世界文化最牛的国家或许是中国、俄国和法国。中国有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等。俄国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法国有雨果。最牛的小说当属《红楼梦》《金瓶梅》《西游记》以及《战争与和平》《复活》《静静的顿河》《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至于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高尔基、契科夫、屠格涅夫、欧亨利、笛福、拜伦、雪莱、狄更斯、肖伯纳、司汤达、罗曼·罗兰、海涅、果戈里等百余位,也就是世界文学二线的人物,大概相当于中国的石玉坤、吴敬梓、冯梦龙、凌蒙初、蒲松龄等这样的段位。当然,还有许多三线的文学大咖,就不列举了。 现当代的文章,无论是诗词,抑或小说,已经通行白话文。个人所见,估计百年之后,留不下几个大家,更多的是昙花。至于电影歌曲,则是文艺的佐料,结果也可想而知。而这时,哥伦比亚出了一个作家,名叫马尔克斯,他的《百年孤独》在当代成了一朵奇葩。 或许,真正的文章,还没有面世。或许,几百年以后才会知道答案。因为,文学创作也是一场“科举”。童生万万亿,秀才千千万。举人万二八千,进士翰林百有余。跟风须耐力,也兼有机遇。更要审题准,不然白费力。 总之,简述中国的文章发展史,再比较世界,以单列的国家对比,除了俄罗斯、法国以及古希腊,我们中国确实没有对手,这应该是令人自豪的地方。 阅历代之辞赋,当在酒后。饮酒过,头昏昏,则颇有酒胆。自古之文人,如沧海之浪,随船而颠簸。似蓝天之云,扶风而惬意。文人之书,志在于时,重在于义,而终陷于情。文,诗以言志,歌以抒情,而辞赋兼而有之,此之谓赋之壮也。 辞,楚辞。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之流,开山之鼻祖,辞赋之先驱。屈原重在情,宋玉侧于理。读屈体,浓郁之感、悲愤之声,不绝于耳,浩浩万千。《离骚》,人生之抑郁,岁月之沧桑,对天地之呐喊,对时运之悲叹。辞中常控诉,赋里多愤懑。阅宋玉,命运之叹,人生之难。《风赋》,借风而喻阶层,借风而说故事。风多不同,受风者各异。大王之风,庶民之风,看似同风,实则万里。风行于庙堂,风吹于江湖,地方不同,差异百千。《神女赋》,写秀色之美妙,抒愉悦之性情。君王之爱,爱在神女。神女之爱,爱有别恨。屈宋二体,异彩纷呈,殊途同归。 秦汉之赋,重在华美。华而不实,莲之虚空。极尽语言之浩荡,穷极文辞之璀璨。此为当时之主流。司马相如、扬雄、枚乘、东方朔、贾谊、班固、张衡等,一代之文星,汉朝之风流。司马相如,蜀之英杰,国之文士。《长门赋》开创辞文之境界,赋予宫文之格调。皇妃之情,阿娇之爱。尽在文中,散发四野。一文抵万金,长安而传阅。《上林赋》,赋之山松也。天子上林,宏大丰富。水势雄浑,林草丰美。猎余之乐,终不得久。然天子悔过,文韵之重器。枚乘《七发》,赋借七体。妙言说道,讽喻过盛。东方朔《答客难》,怀才不遇,诙谐自娱。圣人常远,聊以自慰。刘彻《秋风辞》,文辞精美,用语轻柔。虽不及《大风歌》之雄浑,但文势流畅,可润人心。王璨《登楼赋》,登楼而观景,应秋而明志。高楼不在高,其高为志不达也。楼不在云层,而在云之故乡。去国怀才,才之不遇,感慨而歌。班固《两都赋》,一时风行天下,开创城市写赋之先驱。张衡《西京赋》,后来居上,树立古城文辞之典范。汉之辞赋,众人争风。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唯扬雄更全面,更深沉,不仅有赋,还有《法言》,是为大家。 魏晋南北朝,写赋者众矣。鲍照、庾信、阮籍、嵇康、向秀、祢衡、江淹等,偶有涉猎,赋质而不等矣。陶渊明之流,差可比拟。曹植一人,可抵天下才华八斗。祢衡《鹦鹉赋》,文写鹦鹉,实则写人。跌宕之命运,恰鹦鹉之悲鸣。嵇康《琴赋》,看似写琴,琴外有声。生逢乱世,明哲保身。阮籍《猕猴赋》,赋在猕猴,猴在林中。拟人而生动,有《庄子》之神韵。向秀《思旧赋》,旷野萧条,旧居空庐。朝代更迭,国运不济。对好友之怀念,对现实之控诉。江淹《恨赋》,恨在于时。《别赋》之别,别在于运。时运不同,恨之不同。人之不同,别之不同。江郎并非才尽,而在于时之不同矣。 唐宋,诗歌为主,但辞赋俱佳。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顾况、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元稹、李商隐、杜牧、欧阳修、苏轼、秦观、范仲淹、范成大、杨万里等,写赋之高手,辞章之绝唱。《秋声赋》《赤壁赋》等,赋之高洁也。《阿房宫赋》《云中古城赋》等,赋之大厦也。《剑阁赋》《登长城赋》,赋之伟壮也。《雕赋》《茶赋》《桃花赋》《荔枝赋》,赋之闲云也。《山阳城赋》《华山赋》《项王亭赋》,赋之壮怀也。《囚山赋》《晚晴赋》《送穷文》《寒松赋》《南征赋》,赋之抒情也。 元明清,写赋者多矣。杨慎、黄宗羲、沈德潜、袁牧等,辞赋之余韵,强弩之末,但尤具生活之趣。杨慎《蚊赋》,以蚊之描写,写时代之尘埃。袁牧《秋兰赋》,兰之高洁,花之情操。不同流俗,清高致远。蒲松龄《屋漏赋》,虽是屋漏,实则讽刺。大才而不遇,时代之弊端。科举之遥遥,文秀是汤汤。黄宗羲《海市赋》,海市蜃楼,异彩纷呈。铺陈想象,皆为虚幻。王夫之《霜赋》,君子之品洁,不惧风寒。沧海横流,真古丈夫。明清之赋,虽如繁星,但终不及汉唐之高雄,更别提两宋之阔宏。赋之轻巧,文之渺小,遂被雪芹等人所替,于是赋始之走下流也。 中国辞赋,传承千年。璀璨至今,光照于世。古人言,登高而赋,可以做大夫,一行而抵万字。嗟夫,中国文章之皇冠,当为赋也,非一般人可作焉。权当酒后所言,可为笑谈。 中国散文之大观 贾飞 散文者,散性之文,随性之章,无矩之书。自先秦以来,如沧海之水,繁矣,众矣。吾观而叙之,力作不多闻,经典不常见,但见之必叹,感之必惊,此所谓沙中之金,布上之锦,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焉。 周开尘世,文章初成。《左传》而出《曹刿论战》。《国语》继有《叔向贺贫》。《礼记》之文多艰涩,《战国策》之章重论议,读而无深情,故不作记,记而不感念。秦楚两国,文章鲜矣,李斯《谏逐客书》,方是锦绣辞章。屈原之《卜居》,饱含深情。宋玉之《对楚王问》,万般无奈。此之谓汉之前,文章可遇,而不可求,唯诸子百家之文,以思想和哲学胜之,但不以散文为要,既喜而忧,焉知祸福相依? 自汉始,出两司马。相如之文,以赋为美。迁之文,以史为实。《史记》多有佳作,开散文之高峰。贾谊之华文,傲立于世。诸葛亮之《出师表》,一片赤诚之心。六朝与唐,散文之格局大开,陶渊明田园佳作,不断涌现。王勃、李白更是创万世之华章,《滕王阁序》,千古第一佳作。《与韩荆州书》,百代无二荐书。刘禹锡《陋室铭》,堪称哲学经典,王羲之《兰亭集序》可作雅兴之诗。韩愈,兴起八代之衰。文如其人,气势如虹。《师说》《马说》,共勉天下才子,共情人间士人。柳宗元,文可抵岁月漫长。《捕蛇者说》,写尽人间悲哀,鞭笞苛捐猛虎。宋之文,华彩而多情,清秀而温雅。范仲淹《岳阳楼记》,居人格之高端,念苍生之大德。欧阳修《醉翁亭记》,山水之乐,不是山水。醉翁之意,更在人生。《秋声赋》,心系人生之无常,细数命运之多舛。人之将老,其言也伤。苏洵之文,差可比拟。苏轼之辞,不得不论。《赤壁赋》秀词大块,千峰万石。小记之作,清风徐来,神情自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遍夸华山之秀美,皆扬褒禅之壮观。曾巩、格非之文,可以略之,不足为奇。 明文,重在隐喻,亦有愤懑。宋濂《阅江楼记》,有阿谀奉承之嫌。刘基《卖甘蔗论》,多显讽喻之气象。王守仁知行合一,哲学达无我境界。但究其文章,中下也。言之有物,言之有格,但稍逊于文笔和感思。归有光,大才也。《沧浪亭记》有唐宋之风采,有秦汉之遗韵。其余,袁宏道、王世贞、方孝孺等,其文不一一列举,可圈可点,大致能阅焉。 清之文,如莲藕之节,内空而外实,不经历风雨,不知其品之高尚;不历经其乱世,不知命运之无常。所幸,清代有小说雪琴,有诗歌仓央,更有词人性德,可喜可贺,实为足矣。 中国之文,实则不文。文,虚也。以实心,追虚文,舍本而求末。文之所历经万世,其主则道也。道之所存,文之多存。然,中国散文之大观,便是道之大观。如是而已。 渠县赋 贾飞 千古岁月,万年渠江。北依巴山之锦绣,南借华蓥之风光。西取嘉陵之江水,东望巫山之苍茫。秦设宕渠,曾治地于城坝。明称渠县,缘更名自流江。山河依旧在,草木已沧桑。竹简皆成梦,岁月永流芳。 悠悠历史,渊源流长。芸芸众生,天地玄黄。武王伐纣,巴师勇锐克殷商。高祖出关,賨人歌舞败秦皇。诸葛连弩,三千勇士防城池。板楯射虎,七姓土著复义方。王平两战,令曹魏胆破心惊。父子二冯,守国土和睦安邦。李白乘舟,扬葩诗歌在岩壁。元稹尽兴,大唐文风于僧房。季真逸致,闲来题字西岩亭。伯玉寂寞,借酒消愁清溪场。李雄刚烈,率流民成都称帝。万邦忠勇,领亲兵台湾护航。八濛山二张大战,血雨腥风。礼仪城三教合一,流彩飞扬。建立苏维埃,潺潺流水,使命不忘。大战台儿庄,烈烈雄风,功绩辉煌。渠江少年,点星星之火,血染沙场。宕渠儿女,传红色基因,喜迎解放。 奇山异水,人杰地灵。俊秀溢彩,物种富乡。盐存陡崖,当今位列川冠。煤储深山,历史也称海量。竹枝诗词,左右绣虎雕龙。三汇彩亭,前后非同凡响。村野呷酒,一饮口留余香。蒙山大曲,半醉肝肠回荡。刘氏竹编,驰名大江南北。三汇特醋,远销中外市场。賨人谷,哮天犬声动祥云。老龙洞,娃娃鱼御抵风霜。马鞍山,秋红叶层林尽染。文庙堂,词翰风声势浩荡。六月黄花,早露微润香旭日。汉家陵阙,风雨不侵照夕阳。鹖冠子悟道,名震四海。贾秉钟作诗,冠绝八方。黎希声传经,亲授皇帝。李淑芳爱民,政声远扬。宕渠四子,墨染千秋江水。有志青年,笔刻万仞宫墙。 巍巍大地,百里封疆。万象更新,诗情故乡。旭日东升,看七十年山乡巨变。春风轻拂,品新时代日子芬芳。经济腾飞,已得广厦千万间。扶贫精准,又获百姓屡飘扬。科技创新,周公吐哺纳人才。学风兴盛,教育争先题名榜。高铁连接西陲地,虹桥架通南边疆。投资建设硅谷城,百业兴盛齐登堂。大鹏展翅,扶摇万里已直上。猿猱攀援,蜀道千里是平常。技术革命,西部前茅尚可攀。工业发达,川东翘楚也不让。时代新城,谁人记忆曾蛮荒。人生桃源,异客曲水多流觞。 宏德天下,山水画廊。賨人精神,忠勇铿锵。秋雨连绵千百夜,春风浩荡万古长。滚滚渠江东逝水,悠悠伟业可永昌。 天府四中赋 贾飞 日之升矣,于彼东方。梧桐生矣,起兮凤凰。文翁化蜀,启浩浩千年文脉,蜀子堪比齐鲁。后辈砥砺,承源源鸿鹄之志,川学媲美京港。天府之南,物华天宝,改革开放之高地;锦江之畔,人文荟萃,卓越学府之帆飏。 夫天府四中者,丁酉二月筹建,戊戌三秋启航。巴蜀之心,蓉城之腹。麓湖西岸,生态锦江。远观,翠峦环抱,万象齐昌。近览,汉瓦庭院,桢楠临窗。晨来,推窗见绿,嘉木成行。晚归,明月照人,楼宇堂皇。可谓:英才摇篮,文明辉光;汉风古韵,仁士向往。 鲲鹏逍遥,傲然以激浪。凤凰和鸣,展翅而翱翔。承古训,开新风。生命生活生态,办学思想主张;自主自立自强,学子风貌气象。一校芝兰,满园贤良。鸿鹄其志,灵珠其光。济济名师,春风化雨。不忘初心,情育栋梁;莘莘学子,修德修艺。不坠宏志,学贯四方。书山有路,师者传道授业以解惑;学海无涯,举子修身齐家志四方。 英彦竞驰,凤翥龙翔,改革创新,乘风破浪。以文教化,历经峥嵘岁月;以德润心,树立新区榜样。崇文尚德,行内涵发展之路;厚积薄发,立拼搏向上之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艺之花绽放;科技创新,体育竞技,荣誉之苑芬芳。屡创佳绩,扶摇直上。巴蜀驰名,全国领航。厚德载物,继往圣之绝学;教泽未央,育中华之栋梁。 云山苍苍,历史悠长。天府书院,文风浩荡。紫气东来,花重锦官之城。玄黄西去,雪轻芙蓉之墙。桃李天下,德行韶光。树人伟业,斯曲流觞。四中大哉,建百年名校。四中永哉,传千秋文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