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提双:竹 赋
天生万物,一物曰“竹”。青枝绿叶,茎长根粗。类草非草,似树非树。
吾邦宜竹。成片竹林,三山逶迤绵亘;零星竹笼,两槽星罗棋布。徜徉山水,闲庭信步,有竹送爽,有竹悦目。极目绝顶,嫩缘笼盖四野,绿浪滚滚似海,涛声飒飒如歌;曲径探幽,浓荫蓊郁蔽日,耳畔鸟鸣蝉唱,眼前疏影起舞。几笼翠竹,扮缘农家小院;数排葱茏,碧透阡陌场圃。族众逾百,盘根错节;丛生簇长,携春永驻。或与竹语:“尔何生兮,尔何长乎?”竹坦然曰:“生我天地灵气,不惧破岩,不争沃土;养我自然神力,不看冷暖,不思索取!”
吾地亘古,迭变隶属;久视元年,置县乃始,或因竹多,名之“大竹”。以竹名县,与竹结缘,爱竹护竹,情深意笃。昔有竹乡游子,他乡笑夸海口:“知我竹否——根串七县,叶落九州,竹大竹多,唯我大竹!”大竹竹兮,惠我大竹。可吃可用,可游可乐,可驱鬼邪,可敬神祖,小可剔牙,大可造屋。或进农舍,或入商户,放眼皆竹,充耳皆竹。竹唢呐冠巴蜀,竹凉席闯京都。技艺且秉传统,创业更辟新路。既护老竹,又育新竹。竹产业促跨越,竹文化绘宏图。
竹本无心,盛誉只为有容;竹亦有节,高风源于是质朴。不悄自诩,颂歌溢于典籍;不事雕琢,丰采俏诸丹涂。竹育竹人,细雨润物;大竹精神,呼之欲出。竹乡人民,与时俱进;业绩昭著,笑傲巴蜀。更有豪俊,代不乏人;李特破山,进士巡抚;绍伊反正,川军出蜀;杨通苏区,华蓥逐鹿;科学院士,省市当途。各领风骚,各膺荣旭。来者腾飞,百代仰慕!
竹林老朽,赋闲流连观竹。竹之风韵神采,竹地竹人钩沉,俄顷思绪如注。因用“竹”韵,聊诌《竹赋》
廖提双,四川大竹县人。曾任中共大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史研究室主任、文明办主任;助理调研员,副编审。1991年、1996年、2001年三次蝉联四川省党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相继兼任1985年版、2002年版《大竹县志》副总编辑。2006年获中央党史研究室颁发的《荣誉证书》。2008年受聘担任《中国共产党达州历史》副主编。撰写、主编书稿20余部,其中《中国共产党在大竹》《探花江国霖》等10余部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另有论文、散文、诗词、电视剧等面世。部分文稿获奖,其中《共产党员要补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课》获全国党刊优秀稿件二等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