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文达艺

蒋 楠:从“个体”到“区域”的学术转向 —— 评张全普艺术专著《艺出巴山》

2023-11-21 10:55:43

张全普是我的挚友。凡认识他的人,都会对其俊朗洒脱又不失温文尔雅的性情,留下深刻印象。


张全普是一名画家,也是编辑记者,他在达州日报社记者岗位上工作30多年来,一直执着于达州美术发展脉络的研究、梳理,还原了“巴山画家群”这一特殊艺术群体的面貌。


张全普出版本书的意图,在于开启引力、形成磁场,与现实对话,与既有的语言体系与美术史系统对话。他以“巴山画家群”相关背景材料为基底,塑造的人物“群像”带有显著地域色彩,又贯穿着他个人的笃定语气。换言之,这个“群像”,实质上是他在过往岁月里投向这片土地的一抹“光晕”。萦绕他的光源,始终悬挂于他从事艺术创作的当下时间。

《艺出巴山》上溯秦汉,又直面现当代达州画家群,在时间、空间、历史处境等多重经验的关照下成书。历代达州籍艺术家均有各自不同的创作脉络和艺术面貌,其独特性在于能够充分理解社会的多维构成,以不同的方式切入其中,以此形成个性化的表达。此中不仅需要从既有的范式中开辟,更需要找到应对的策略——面对当下图像生产“井喷”和文化快销产品侵袭时,巴山画家群所要探索的方向,以及大家为区域艺术生态所搭建的桥梁。


《艺出巴山》让历代达州籍艺术家“聚首一堂”,首次以群体面貌同时出现。展现了达州市不同历史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属于典型的史诗性文本。在这样规模的全景式鸿篇巨制中,其作品并非讲述单一人物或故事,而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势象”和艺术“熔炉”。


我与张全普的共鸣,是地域风情上的共鸣。土地与人,都有着共同的记忆。张全普的深层情感,是对这片土地的依恋——他要把个人情感关照到众多人的群体,让人们感觉到土地和家园对于个人的意义。


本书充满了他对艺术的真诚思考。管中窥豹,读者不难发现,张全普试图通过本书,探询“巴山画家群”的创作态势,以及他们努力孵化出的当代艺术新貌和地域风格——风格是从这个群体的骨子里自然生发而成的,不是程式化的拷贝。


巴山艺术从来不是固化的,而是流淌的。达州地处大巴山麓,山势地貌走向复杂,想象上的自由度更大。这里的画家们主观地处理画面与区域、人文的关系,并把这些元素重新打碎再造,将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意味,糅合到创作中来,在不断的艺术尝试与艺术探索中,用笔墨和色彩绘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张全普对笔下人物的叙述,就像他在用画笔演绎画面情节。书中他大量运用线性叙述,把达州的地理风貌表现得逼真且极具质感,并将地理环境作为影响画家性格的因素融入到故事细节中,那些曲承转合的隐喻,形成其作品的叙事动力之一。


在叙事过程中,张全普打通了处理个体与群体关系问题的任督二脉,书中的多件作品,也成为他形塑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的有力见证。


在大巴山粗犷地理风貌的雕刻下,“巴山画家群”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立意识。作为“巴山画家群”的重要群体,达州籍的画家们经过多年积累和沉淀,形成了特定的群体概念,而又有别于既定的群体组织。达州籍画家数量庞大,他们聚焦对于大巴山的影响,不止物理层面上的物质共享,更在精神领域的概念分享。


张全普在坚持艺术多样性的同时,接受画家们各自对价值体系的表述,认可并产生新的纽带,链接其他艺术话语体系,为这个区域艺术体系,提供一些新的艺术表达,一种新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他开启了一种从“个体”到“区域”的学术转向。


《艺出巴山》从学术上去探讨了“巴山画家群”作品的共通性、时代性与独特性。当下的现实,过于复杂多变,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关注点与困惑点,最后呈现出的也是当下一种多样化、包容性的体现。而画家们的作品面貌,是否体现了艺术家的认知?技术精线是否达到了一定深度?所表达的观念是否是这个时代稀缺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张全普要考量的维度。


张全普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态,转化成对于自身精神世界的表达。他观察笔下人物对于生活、生存、生命的认识。试图透过自己那双画家的眼睛,看到笔下人物眼中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感受、体会他们的体会、融入他们的世界。


本书是叙事性的,通过很多篇章表达张全普的立意。美术作品有它的艺术性、叙事性、感染力。同样,文学形象的真实,叠加了现实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在写作过程中,张全普以时间换空间,从尊重艺术家,尊重他们的创作,尊重艺术市场规律的角度出发,去体会艺术家们创作时的场景、氛围,身临其境。一篇稿子可能在构思、形态、事件真实性、场景安排、人物关系等方面都要进行多次“打磨”。


如《韩滉“五牛图”作于唐至德初年的通州》《叹为观止的姚氏祠堂浮雕组画》等,都是描述达州古代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夹叙夹议,挥洒自如,文辞雅丽,语义通达,对于地域画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受益于欧洲水彩画“真传”的百岁老人》《“游侠”陪吴冠中大巴山写生》《金奖作品“敬爱的元帅”诞生始末》《达州籍艺术家的国美情愫》《把木版画艺术传播到英国去》等作品,开篇直陈其事,以叙事与议论、抒事与叙事、抒情与议论并行,将写人、议论、抒发感情合为一体,通过排比、比喻、形容、白描等语言技法的综合运用,展开陈述。他既要描述一个群体的“宏大”叙述场域,又要进入到个人专访的“局部”特写,从各有不同角度去表现宏观跟微观的矛盾、关系。进而把那些被人们所熟知,但可能被忽视的一些细节,尽可能地呈现出来,其作品强化了宏观和微观的表现效果和审美意境。


群体观念与谱系流变是社会生活的文化体现,是地域与历史交融的必然。张全普将历代达州籍画家的作品风格进行了共性总结,以线性叙事和纪实的文学语言,呈现大巴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带给艺术家们的复杂体验。


张全普利用独特的视觉场域,在日常的、微观的生活片段中,去捕捉画家们的内心状态、艺术轨迹、创作脉络、风格特征,及其散发出的生命质感与多样性。严谨又不失生动的笔触,在其作品中清晰可见。以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为例,如:《瓦沟中私藏王君异名画被抄家》一文中描述的画家王君异,达州市宣汉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名人;《“金秋”唢呐手是宣汉王石匠》一文中描述的画家罗中立,被誉为80年代中国超写实绘画的一面旗帜,该画的创作是在宣汉找到灵感的;《情深意无穷的军事画卷》一文中描述的画家秦文清,是原达州军分区走出去的,他创作的《战友们》获全国第六届美展金奖;《“纤毫毕现”的超极限绘画高手》一文中描述的画家冷军,是达州大竹人,中国超写实绘画领军人物,他创作的《小唐》于2002年在达州515艺术创窟展览了5个多月;《一位雕塑家对家乡的坦言》一文中描述的画家朱尚熹,是达州达川区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天津广场的“水中月”雕塑就出自于他之手……


张全普的作品,在话语体系建构与视觉编码的形式语言背后,隐藏着另一种叙事逻辑,那就是将区域纳入文化地理、地缘冲突、全球化等视角下予以重新审视。强调当代艺术形态的转换背后,作品所蕴含的生命意识、群体意识,以及地域生存经验。


张全普深知,必须经历对直觉、经验的重组、再造,才能跨入深度的澄明状态,超越知识和经验的绑缚——他在自己心灵内部穿越了胸部的横膈膜,游历了大巴山区的山山水水,经受了如此多的思考、采访和创作时间,从蓬勃的动脉漂流到无声的静脉,还要跃跃欲试地寻找崭新的着力点。


这是一部可以像《闲情偶寄》一样值得阅读的艺术类专著。虽然张全普侧重于人物或事件的叙述,被认为是一种泛文学化的写作,但其中也不乏辞藻唯美的作品,所含文学性及其艺术品质是溢于言表的。


本书承载的记忆与情感横跨时空,它让巴山当代画家群铭记社会赋予的身份,在多元文化对于美学观相似而又不同的表达中,发现个人与他人深深的连结。


文学艺术是社会的黏合剂。文艺群体发展的和谐度,可以参考文化黏合度的阈值。《艺出巴山》的付梓,不仅仅是一部展示区域艺术家的书籍,更是一个探索、思考和对话的平台。张全普致力于通过本书,向受众呈现一个丰富多彩、令人启发的体验,一个引发思考和感知的空间。本书以群像式的处理手法,达到了史诗性的效果,呈现出巴山画家群的创作面貌与发展脉络。从光点聚集成光束,群像轮廓参差起伏,节奏强劲。


《艺出巴山》突显出张全普根植于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情的自由、率性而为的诗意色彩。在写作中,他充分发挥个体的实验精神,以审美趣味调度符号、形式和场景生成。在面对细碎和复杂的采访线索时,他集中精力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以此凝结个人化的思想追问和美学表达。

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九月 小编
2023-11-21 10:55:43
关注

0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