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相”马骏华书法作品线上展⑩|草书小品等8件,附姚春、杨泽远书评
编者:由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中共达州市委宣传部主办,达州市文学艺术院(巴山书画院)、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达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达州日报社、达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墨相——马骏华书法作品展”7月18日在巴山书画院(达州美术馆)开幕。
马骏华
长乐无极,篆书小品,
46cm×34cm,
拨云倚山联,行书对联,
132cm×30cm×2,
深山晚霞诗,隶书斗方,
65cm×66cm,
前人序古名游语,行书尺牍,
50cm×33cm,
2014年作
▼
马骏华的书法,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存体验,对生命存在作本体论的思考,同时又有着艺术家的独到意识开掘。
马骏华的名字和他的书法作品,容易让人想到马这个意象。
马,在中华传统文化里,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常用马比人。诗仙李白《塞下曲》“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诗圣杜甫《房兵曹胡马》“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诗鬼李贺《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即是星”……其实,外国人也十分关注马,也用马来喻人。比如列夫· 托尔斯泰就说:“凭烙印识别骏马。”
马骏华能成为书法家源于家学和改变自身命运的智慧人生的选择,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
“于千万人之中,你未必识得马骏华,于千万书中,你一定可以一眼识别出马骏华之书。”这是某专家对马骏华书法有自己独到的神采的恰当评价。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里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书法有高有低,流派可以多样,书之为艺,有其客观标准。我们认为,这个客观标准,是“神采”。
神采,就是精神和风采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也指景物或艺术作品的神韵风采。马骏华书法的“神采”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骨气奇高,灿怡目前,卓尔不群。宛如“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所表现出来的豪气、力感、动感和开阔、大气的意境美。如行草横幅《飞云纵揽》、隶书斗方《大象无形》《艺如蜀道》等。
如何才有书法的神采?这牵扯到书法的技法。书法的技法,不外乎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等。马骏华常用长锋软毫,“唯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九势》):中锋篆籀,或提或按,时轻时重,运停转绞,纸墨相生,入木三分,如锥画沙,笔画粗细,浓淡干湿,穿插向背,跳荡腾挪,疏密阴阳,方圆断连,形成特有形质和韵律节奏,瞬间化为满纸云烟,铁马纵横,雨疏风骤的视觉效果。欣赏马骏华书法艺术使人想起杜甫《怀素上人草书歌》:
书法艺术一般有这么几个阶段:书写技艺——书写文化——书写心态。
马骏华书法技艺高超,这是公认的。技艺来自于临帖操练,卖油翁的故事,轮虱养由基的典故,都是说明一种技艺必须勤奋。马骏华十来岁便以手执小木棍在沙滩上练字,在青石板上、墙壁上用毛笔蘸水练字;数十年过去,孜孜矻矻,焚膏继晷,兀兀穷年。
马骏华深知文化来自于博览群书。他系统地读过《中国古典美学》《美学原理》《中国古典文论》《中国书法史》……你走进他的书房或办公室,即可看到他的书橱藏书丰富。韦编三绝,增长的是文化素养和不同于常人的涵养。
他大量的临帖,与先贤对话,探索书法艺术、人生的奥秘。从颜体字入手,进而法米芾,广收魏碑,吸取各种字体的营养,写写写,把心胸写得更宽广、更澄明、更通透了。
马骏华书法始于早年命运的改变,再到中年功业的追求,晚年是社会责任的感恩回馈和诗酒田园的归来。蔡邕《笔论》说:“书者,散也”;刘熙载《艺概》说:“书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此言不假。马骏华当上书协主席、巴山书画院院长之后,他秉持道家的“抱朴养真”,又秉持儒家的“翰墨载道”,又秉持法家的“承古出新”:带领巴山书法队伍,年年下乡为人民而书写,为达州而书写,为伟大的新时代而书写。马骏华的书法艺术已经进入了写高尚心态的阶段。这样的人,宁不称之为“先生”吗?
窗外凤凰山烟雨濛濛,既而一阵凉风吹来,仿佛风动雨山;雨停步月,山泉欢歌,流动一片云月。此时,我想起清人高颂禾的《集字联》。联云:泉流云际月,风动雨中山。
二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小传《马骏华的黑白世界》,引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作为题记:“我凭烙印识别骏马。”周围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是马骏华的超级粉丝。
我学文书专业,日常给领导写稿、撰写公文对自己和同事要求甚为严格,认识马骏华超过四十年,我从未见他读过、写过一个错别字。自己书法学习中搞不明白的繁体字、异体字,请教于他都是秒过,而他正经的文凭却是高中,他是怎么做到的只有天知地知自知。这里我分享一些与马骏华交往的细节。
1983年达县地区在人民公园举办了马克思逝世百周年图片展,展厅挂有马骏华一件书法作品,我在那里久久留连,引起了留言台大伯的注意,他告诉我作者是达一中的一位工人。此后我们到大竹县实习,期间我给马骏华写了一封信,附上了习作,希望能够拜师学习。实习结束回到学校不久,即收到从实习单位辗转退回的回信,让我回达城即去找他。那天我穿过满地油污和破铜烂铁,在一栋长满烟窗的工房左侧一间偏房,见到了满怀潇洒、气度非凡的“破壁斋主”,房间四壁挤密挂满书法作品。
此后不久我毕业分配到南江工作,时常与马骏华通信。1984年3月上级机关调我回到达城。一次到市职工医院看望他,病桌上除了药瓶药袋,满是笔墨纸张,原来他在认真临帖,这个确实震惊到我了。多年后我读到周俊杰的一段话:“书法艺术像个精灵,它总是将自己附着在能与之心灵相通,能发出一种感应磁场者的身上,一旦附着,人们就再也离不开它,不论什么环境。”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说的马骏华吗?他临帖无数,善于总结提炼,同时系统学习书法理论充实自身。
1983年,马骏华和李觅举办个人书法展,在巴山书界引起一阵书法狂热。同年他被调往地区群众艺术馆做专职书法工作者,1985年在全区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秘书长,1988年4月在省书协二届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常务理事,10月当选省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三十多年来,巴山书家从默默无闻到走在全省前列,马骏华作为书协组织工作者发挥的作用不可谓不大。我们每到外地观摩学习,他总是抽空召集大家一起听取同志们的观感,交流他的所闻所思所悟。每每有初学者前来请教,他都是严肃指出不足之处,又不失时机抓住一些进步之处予以鼓励,让他们找到前进方向,增加学习动力。每逢重大展览来临,必组织看稿会对拟送展作品进行会诊,马骏华要对每一件作品仔细查找错漏,寻找提升空间,很多新人从中获取进步。这些年来达州书法队伍不断扩大,省展、国展入围者不断增多。
多年来,马骏华每年都策划、组织多次展览,意在发现人才,展示成果,扩大影响。在巴山书画院落成之前,没有现成的展览场地,有很多时候是在室外安排展出,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规划展览路线,搭架子挂作品,直至展出期间的值守。巴山书画院建成后,马骏华作为首任院长,同时作为书协主席,主办、承办、协办了各类主题展、专题展、单项展。其单项展中包括妇女书法展、榜书展、临帖展,既发现了大批新人,也挖掘了达州书家艺术潜力。近十年来,在马骏华的推动下,市书协每年春节前都组织了“书法惠民”活动,以小分队的形式分赴各地为群众现场书写春联、送“福”下乡。而每一场活动,都会有他的身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每年他的生日都是在书写现场度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