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范藻:由“达州经验”到“达州战略”,探寻地方文学提升路径
会前,四川文理学院教授、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范藻准备了书面发言材料,题为《由“达州经验”到“达州战略”——探寻地方文学的提升路径》。
会上,范藻总结了巴山作家群繁荣发展的4个达州经验,他认为,一是有一套各级领导重视的机制,二是有一个文学艺术交流的场馆,三是有一支新老作家传承的队伍,四是有一种培养本土作家的做法。他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达州文学发展的4个战略建议,一是建立培训交流的互动机制,二是开发文化地理等创作资源,三是结合校园文学和社会文学重视文学队伍建设,四是通过影视、新媒体和会议传播等丰富文学传播形式。
范藻在书面发言材料里指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时期,以“巴山作家群”的赫然出现而轰动文坛,而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新时代后,文学创作硕果累累,创作队伍新人辈出,被媒体称之为“新时代巴山作家群”的再度崛起。在小说除被誉为“中国的赵树理”贺享雍依然笔耕不辍宝刀不老,罗伟章著作等身名扬海内而今创作势头正盛,还有大器晚成的李明春,不断奋发超越的蒋兴强;在诗歌有南国春燕蓝紫,宕渠精灵杜荣,教坛歌者邱绪盛,检察诗花陈安辉和少年才俊朱光明等;在散文有以“树”为笔的邹清平,以“竹”为魂的彭明凯,痴情创作的曹文润,文苑才女朱映铮等;在戏剧有屡次斩获大奖的宋歌,集编导演于一身的谭仕海,从演员到编剧的苟海泉;在文学评论有草根出身而专业水平的冯晓澜,创作与评论兼而有之的邓建秋等。
范藻认为,辛勤耕耘,潜心创作,春华而秋实,奋斗有回馈。由此引出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纸质媒体单一性、多媒体融合性、自媒体便捷性、新媒体创意性的时代,如何为地方作家探寻一条成长的路径。以下为范藻书面发言材料的部分内容:
一、作家培养的“达州经验”
1980年代初崛起的“巴山作家群”,四十多年来,薪火相传,持续不断,进入新世纪后,有贺享雍新作迭出、罗伟章崛起文坛、陈官煊老树新花、龚兢业顽强坚守……,但呈现出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巴山作家群已无当年集团冲锋的阵势。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作家先后进入暮年,如何让巴山文学后继有人,重振辉煌?2013年成立了达州文学馆,2019年4月位于达州市的省属高校四川文理学院也成立了巴山作家群研究院,一个是凝聚创作力量的平台,一个是从事总结研究的平台,对培养地方作家和研究巴山文学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尤其是2017年7月立项建设达州市巴山文学院,是一个集文学创作、成果展示、信息交流、创作分享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学机构,该院又于2019年7月举办了“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如果“古之学者必有师”,那么“今之作家必有园”,创作的园苑、交流的乐园、学习的园地。这个班经过自愿报名、组织推荐、文学院严格考察、市委宣传部审查批准,在全市范围内选录了25名具有创作潜力的中青年作家为首届学员,并签订培训协议,建立导师和学员管理制度,制定了《学员管理办法》《导师聘任办法》;为每个学员建立了学习档案。为了保证切实提高学员的创作实力,建院之初,巴山文学院便遍访全国文学名家大师,在全国范围遴选诗歌、诗词、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文学评论方面的13名全国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博士生导师,受聘为巴山文学院导师。文学院先后在成都和北京召开导师见面座谈会,极大地激发导师们的事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得到导师们的高度肯定。为提升学习培训效果,巴山文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打破国内文学培训“短则一两周,长则三五周”常规模式,系统开展为期3年的文学理论学习、创作技巧探索与研习经验交流、学员作品评析与修改等,采用面授、函授、网授相结合的授课模式,配套培训、采风、改稿会、研讨会、文学大讲坛等活动,以全面提升学员创作水平,培育德艺双馨的高级创作人才和巴山作家群的骨干力量。
三年来,导师认真负责,学员积极学习,成效显著。一是创作丰收。研修班学员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公开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0余件。其中,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人民文学》《光明日报》《文艺报》《解放军文艺》《中华诗词》等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50余件。公开出版文学作品15部。获省级以上各种表彰奖励200余项(次),获中宣部、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长篇小说2部。二是创造奇迹。2022年7月,研修班学员蒋兴强、曹文润、彭明凯、邹清平4位,一同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开全国市州一次性4人同时加入中国作协之先河,创造了文坛奇迹。学员蒋楠咏物诗系列《中药志》为国内首创,作品被《诗刊》《星星诗刊》《中国校园文学青年号》《黄河文学》《鸭绿江》《特区文学》《四川日报》等刊物选发。三是蓄势待发。通过三年学习,学员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升了创作能力;同时,还与导师建立了永久性“师生”关系,切实为以后的创作储备了能量,蓄势待发,未来可期。
在努力促成新时代“巴山作家群”的再度崛起上,成立市级文学院,开办研修专班,开发作家潜力,提升创作能力,聘请文学导师,建立师傅传帮带徒弟制度,可谓是难得的“达州经验”。
二、文学创作的“巴山品牌”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情,一方人情出一方文学。诚然,每个地方不无文学的爱好者,还有拿起笔从事文学的创作,频频在各种媒体见面,也有取得或大或小成绩的作家,但是要有一群矢志不渝的文学同仁,凝聚成一定的创作群落,并形成有较大文学影响,委实较难。
达州市最大的品牌就是新时期崛起的“巴山作家群”,是因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这里的山川大地和文人学士的才情、神思、灵感,于是他们用握惯了锄头、锤子和粉笔的手让体验和反思、激情和思想、现实和憧憬变成一首首诗歌、一篇篇小说、一页页散文、一幕幕戏剧,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和荧屏舞台上,为复苏的中国文坛洒下了一阵密集的“巴山夜雨”。从那时起,这块土地上的作家和这里的人民一道同呼吸共命运,不但参与了改变家乡现状的拼搏奋进,而且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日新月异,更是记载了这方山水的历史巨变和表现父老乡亲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面貌。
进入新世纪后,这个品牌下面又衍生出各具特色、创作颇丰的县域性的品牌,如渠县的“宕渠四子”,他们是当代著名诗人杨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学明(已故)、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啸天、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贺享雍,他们著述丰厚,影响深远,在全国诗歌、小说、诗词、社会学研究等领域有较大影响,2015年渠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授予他们四位“宕渠之子”的荣誉称号。还有号称巴山小平原的“开江作家群”,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承的局面,老一辈的有何世进、黄良鉴、武礼建等,中生代的有胡有琪、朱映铮、陈自川、林佐成等,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有彭辉、邵明等。大竹的戏剧文学,如老作家张尚全和刚去世的甘在林等。
与“巴山作家群”创作群落这个品牌的可以媲美的是新世纪在达州崛起的“疼痛诗学”,这是一群以达州本土诗人为主,如龙克、胡有琪、郝成彪、游太平、符纯云、杨建华、李仁芹、水晶花(已故),而又囊括了达州籍在广东、成渝等地诗人,如蒋楠、邓成彬、许强、庞清明、侯平章等,表现生命的苦难,颂扬崇高的精神。2010年,大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龙克编著的有诗歌、评论、随笔、理论融为一炉的《疼痛之上》。范藻教授和杨宏远教授还分别撰写了研究文章《“疼痛诗学”,新世纪文坛的悲壮崛起》《“疼痛”持守诗意的根性——简论龙克“疼痛”诗歌及“疼痛诗学”》,发表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四期上。
还有一个文学品牌就是2019年成立的巴山文学院(达州文学馆),这是继成都文学院之后在地市州成立的第一个文学院,成立以来在此研修的学员,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人民文学》《光明日报》《文艺报》《解放军文艺》《中华诗词》等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80余件;公开出版文学作品18部;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20余项(次)。巴山文学院被推选为2022年全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如果说曾经的“巴山作家群”更多的是一种创作的集团冲锋、文学的地域特征和影响的美学意义,这些主要是精神性的价值,那么,今天达州市文学艺术院开发作家潜力、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创作园地,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结合,有形的与无形的契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品牌更具有新时期特征。
三、文化繁荣的“美学战略”
促进一个地方的文学繁荣,不能仅仅从文学本身看,而要跳出文学说文学,将文学问题纳入文化格局,即文学的繁荣有赖于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繁荣又必须充分发挥文学作用。还有文学表现的最大魅力是美,而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还是美,乃至一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无不充满着美的内涵、美的要求和美的理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虽然讲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但其中包含的生态思想适用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九大又增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说法,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党的二十大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理念下,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明确要求未来五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引入的美学思维,以及对美的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地方的文化建设和文学创作提供了最根本的指导方针和目标愿景,相应地,文学也更应该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创造“美好生活”予以文学的赋能。
看来,美学不仅是一种古老的哲理思考,还是一次当下的人生顿悟,不仅是一次个人的审美规划,更是一个地方的美丽愿景,不仅是文学蕴含的境界,更是文化追求的目标,就文化繁荣的意义和文学创作的旨意而言,美学表现出一种既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理性认知和审美策略。那就是:以人为本,以文载道,以情言志,发挥所有参与者的主体能动作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