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艺术家】巴山书家凌灿印
开栏语 达州文艺品牌响亮,文脉传承。 翰墨丹青意,巴山书画人。2020年7月,巴山书画院聘任了53位第二届特聘艺术家。为喜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进一步宣传展示我院特聘艺术家风采,引领我市书画艺术创作,助推文化强市建设,即日起达州市文学艺术院(达州市巴山书画院)通过新媒体平台,陆续推出“特聘艺术家”(书法篇)专栏。 特聘艺术家·巴山书家(27人) 马骏华 侯忠明 魏 艳 彭闽湘 凌灿印 付 国 冯圣城 潘卫光 杨刚一 马家骐 李小军 谭 伟 何叶江 姚 春 李松远 姜 强 龚万正 唐 艺 陈 峰 杨先云 尹羿之 张云仙 王邦雄 邓洪玉 张 林 侯 候 刘高超 本期推出特聘艺术家·巴山书家凌灿印 凌灿印,四川大竹人。现为达州市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副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行草书委员、达州市文联副主席、达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达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 书法作品入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第四届“文质兼美”全国基层优秀书法家创作成果展,“散之风神”首届中国书法学术提名双年展,全国第八、十、十一、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全国首届、第四届、第五届草书大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全国五百家书法精品展,2009′韩中日国际书法交流展,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等国际国内、省级重大展览70余次。作品获全国首届“语文报杯”中小教师书法大赛三等奖,全国第七届法制宣传书画展优秀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度文艺精品奖等奖项10余次。入选书法报(APP)提名·国展百强榜。书法作品收入典籍、刻碑,或被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单位收藏,《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报刊杂志刊载或专版介绍。出版有《凌灿印书法作品选》《当代四川中青年书法名家系列丛书˙凌灿印》。获得四川省文联2017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文艺家,达州市首届“人才市长奖”、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第三届“十大最美志愿者”、首届“文艺名师”等殊誉。 凌灿印近年优秀作品推介
行书尺牍 柳咏词《望海潮》
隶书对联 《别开正倚联》
行书团扇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选
草书尺牍 自作诗《立秋听禅》
书法与我结缘乃幼年时闻父辈们讲述爷辈擅长翰墨之事,其书艺传遍乡里,心生仰慕。每逢春节前夕,外公便会提笔书写春联,我便在一旁为其磨墨牵纸,内心极为好奇。尔后,我也时常戏笔墨以为乐趣!
考入师范,先后受王诚麟、周中国先生教诲,始知书法之义,学书始于临摹,后知创作,渐入书艺墨海的殿堂。九八年参加省书协首届临帖班,著名书法家何应辉、刘奇晋、张景岳、谢季筠、蒲宏湘、刘新德、洪厚甜等为我们授课,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在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函授学习书画期间,受我市著名书法家章继肃、马骏华等先生的教导,书法创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先后在北京大学书画高研班胡抗美工作室、四川省诗书画院何应辉工作室研修学习书法专业结业。总之,为追求书艺,坚守信念,三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经常外出观摩学习,积极参加书法交流活动,虚心向全国各地书法家请教,让自己技道并进。
自学书以来,初法唐楷,以颜真卿《勤礼碑》与《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玄秘塔》与《神策军碑》等为基础,掌握楷书法则,以训练自己控制笔墨之能。进而转入学习行书,又以怀素《真书千字文》过渡,重点研习王羲之《圣教序》、米芾《蜀素帖》与《苕溪诗》、八大山人行书等,广临二王、米芾、八大山人行书手札,以掌握行书要旨。在学习行书的同时,对草书进行了深入的研习,以王右军《十七帖》《大观贴》、孙过庭《书谱》、王铎草书为日课,不断强化训练,并从怀素《自叙帖》和《小草千字文》《大草千字文》、黄庭坚《诸上座帖》和《李白忆旧游诗》等草书中吸取营养,在临习的同时进行有目的创作,时刻注意学以致用,兼收并蓄,又有的放矢的进行取舍。在汉隶方面,大量临习《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好大王碑》等碑版,从中寻找开张拙厚的线质感觉,以丰富草书创作中线条的内涵和质感。在篆书方面,主要临习了《散石盘》、《石鼓文》及部分钟鼎文,以强化训练中锋用笔、藏锋裹毫行笔技巧。在北魏碑版和墓志方面,主要临习了《张黑女墓志》、《爨宝子碑》、《爨龙颜碑》、《龙门二十品》等,以学习其中奇特的结体、造形以及朴拙古厚之感。
在书法创作中,我主张坚持以某一书法历史脉络为主线,为自己创作定下基调,但又不能死板生硬地照搬照抄,应广博地从别的风格中加以借鉴,与中国写意水墨画一样,有取有舍,善于融入,将矛盾对立的方面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交点。无论创作行书还是草书,我都追求线条内蕴,静中有动,动中取静,雍穆古雅,又富有文人气息。多读书,读好书,丰富个人字外功夫和修养学识,创作时尽量书写自己的诗文,以抒发情感、表现性灵、植根传统、展现自我。
行书、草书是我的长项。在多年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创作的前期准备和创作状态地调整。创作之前,对所用的笔、墨、纸加以选择,特别是创作草书时,我一般喜欢用偏熟的纸,用中长锋羊毫笔;然后调墨、试纸、试笔,调整笔锋,以把握笔中墨的水分和墨在纸面上呈现的浸润度,并先在纸上画画写写,找找创作感觉,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以便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二是选择内容进行试创。一般在创作前选择自己喜欢并能激起创作情绪的内容。我一般选择那种清新、淡雅、空灵一点的古诗或自己创作的诗文。选好后就对内容里面的文字字形进行分析,再用钢笔在白纸上试写一遍。特别是创作草书时,对有些字草法拿不准的,先借助《草书大字典》、《草诀百韵歌》、APP书法软件等工具书进行查正,并选择其中适合此处创作谋篇布局的一种草法。试创时,事先考虑好章法的布白、字的结体、上下左右的关系;然后,用笔在毛边纸上将所选内容及其草法再写写画画,找创作的感觉。三是创作过程中,我一般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即起笔、提按、转折、收笔、夸张及势的处理。就拿我平时创作草书来说:注意起笔处藏锋,但又要体现出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和连带关系。注意通篇的布局和气息的把握,通过蘸墨、蘸水,调整笔锋,使整幅作品的风格保持统一,章法布白合理,气息流畅而稳健。注意行笔的速度,我个人感觉写草书时,书写速度宜稍慢而稳,同时又要有迅疾之势和节奏变化,行笔速度要控制好,才能把握好整幅作品的效果,过快则宜使线条浮滑。注重中锋用笔,一般在相同笔画或结构时,我喜欢借助避让、开合、使转、提按、墨色、枯润、向背等来调节其变化,从古人很多经典法帖中不难看出,他们的线条都是以中锋行笔为主,如怀素《自叙帖》、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张旭《古诗四帖》、黄庭坚《诸上座帖》与《李白忆旧游诗帖》及王铎临王羲之草书法帖与连绵草书诗卷等,他们的线条都很圆实,内炼,裹得很紧,有的如打弯了的钢筋,却非常有力和韧劲,有的如拔河时被双方紧拉的粗绳,绵里藏针。注重收和放的把握与寻求通篇的一个“破”点,草书创作有时一个节奏写下去就会感觉平滑而呆板,这就需要创作时,根据字的本身特征,在恰当位置适当地夸张一个或两个竖线条或其它线条,来拉大空间反差,让整幅作品感觉透气,就是绘画中讲的“气眼”,但不宜过多或类似一个模子的感觉,否则就会感觉通篇洞洞眼眼。注意创作时表现线条的韧劲和张力效果,主要以运笔的势来控制,停匀前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