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文达艺

参差荇菜:窈窕淑女水上花

2022-08-30 11:08:04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诗经》不仅是后世诗歌问学的发轫,也是先民生活的完整写照。其中,描写或提到的植物数量极其繁多。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毛诗类释》统计,《毛诗》中描写的植物就有157种,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蕨类植物以及着生地衣类。这些诗歌包含了古人与自然界植物的互动情感。

在《诗经》开卷之作《周南·关雎》的第二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三次提到了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在《诗经》中,荇菜作为追求窈窕淑女的比兴之物,女子水边采荇,引发了男子的思慕,便有了“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展示的是人们对浪漫以及美好情感的追求。当然,古代采摘荇菜是有阶级之分的,有所谓的“后妃采荇,大夫妻采苹藻”之说。

现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对荇菜的注释为“一种可食的水草”。而“可食的水草”却不止一种,“荇菜”到底属哪一种呢?

其实,参差而长的荇菜即现在的莕菜。花开时,在阳光下泛光如金,又称“金莲儿”,又因其叶形习性似荷花,也被称为“水荷”“野睡莲”。属浅水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春来之时,一顷柔波之上,玉一样的新绿,疏落地漂浮着,与天光水色相映,圆润亮泽。莕菜,原产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等地都有分布。莕菜的茎沉入水中,细长多分枝;叶漂浮水面,近圆形,直径5—10厘米。花瓣金黄色,花开时,黄色的朵朵小花在碧叶间挺水而出,明亮别致。

莕菜历来都是一道名菜,它的嫩茎和嫩叶柔软滑嫩,可作蔬菜食用。《救荒本草》中提到的“荇丝菜”,就是“采嫩茎炸熟,油盐调食”。古籍《湘阴志》也提到:“水荷,茎叶柔滑,茎如钗股,根如藕,人多为糁食。”莕菜加米煮成粥(糁),是江南名菜。陆玑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则说莕菜“可案酒”(当作下酒菜)。陈继儒《岩溪幽事》中也有言:“吾乡荇菜,烂煮之,其味如蜜,名曰荇酥,郡志不载,遂为渔人野夫所食。”说明味如蜜的“荇酥”曾经作为菜肴,端上古代人的餐桌。

荇菜还是水环境质量的标识物。作为一种点缀水面的优良水生植物,荇菜能够降低水中氮、磷含量,对藻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除镉能手”的美誉,对保护水质、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荇菜历来也被人们赋予美好的想象,出现在诗文中。大诗人杜甫《曲江对雨》的“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描写的是水荇随风摇曳多姿;唐代诗人王维《青溪》的“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描写的是溪水中轻轻摇荡的荇菜;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如水地方月光下,竹柏之影交横,风吹影动,水里的藻轻轻摇曳,水面的荇缓缓浮游。南宋诗人陆游的《泊蕲口泛月猢中》“钓丝萦藻荇,蓬艇入菰蒲”、现代诗人徐志摩在康桥边“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吟唱,以及《颜氏家训》用荇菜告诫自己的族人要保持清澈之心的“今是水悉有之,黄花似莼”。千百年来,诗人笔下的荇菜一直幽幽地飘着,散发着诱人的色泽和气息,洋溢着独特的审美快感,充满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祝福。□许永强

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郭姝利 小编
2022-08-30 11:08:04
关注

0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