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文达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巡礼·达州篇】大竹县:奋力进军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

2022-05-27 08:57:48

朝气蓬勃的大竹城区。

大竹县乌木镇特色水产养殖基地。

“中国糯米之乡”是大竹农业响亮的名片。

  时值初夏,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标准化厂房项目二期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此前,该园区标准化厂房一期已全面入驻投产。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同频共振,一个崭新的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配套基地正在川东北、渝东北强势崛起。
  五年来,大竹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1245”总体部署,持续推动繁荣美丽活力大竹建设,全力冲刺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奋力书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大竹篇”。
  2021年,大竹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21.2亿元,跻身2021年中国西部百强县第36位;成功创建全省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省级生态园林县城;荣获全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工业强县示范县,连续8年获评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县共建的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跻身全省100个重大项目。□程一凡(图片由大竹县委宣传部提供)


推进“城市北进”宜居新城活力绽放
  东湖湿地公园、白塔公园、新天地商圈、巴国古城小镇……近年来新的城市地标频频“抢镜”,这正是大竹县围绕打造川东北渝东北高品质宜居新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大竹县全面对接达州“南拓”,推进“城市北进”战略,加快构建“一环两轴五区”城市空间布局。加快环城路、高铁站及连接城区道路、双马互通、竹凤大道北延伸段建设,新华路西段于2022年1月1日建成通车;人民医院北城院区、北湖酒店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立足新的发展视野,大竹不断调整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结构、拓展空间布局。截至目前,大竹县城建成区规模拓展至30.5平方公里、30.3万人。
  如今,漫步在大竹县城的大街小巷,从东湖广场到北塔水街,处处可见靓丽的城市天际线。
  不仅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大竹县还放眼全域,全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副四轴多点”县域总体布局,推进小城镇稳步发展:向南推进以庙坝为重要节点的“融入重庆产业带”;向北推进以石河为重要节点的“临空港高铁经济带”;建设石河、庙坝、周家三大县域副中心;规划建设文星—童家(杨通)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6个,市级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10个。

抢滩川渝合作 县域经济加速崛起
  近日,走进位于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的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车间里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行。作为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招引的首家“链长级”企业,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2018年签约,2019年入驻投产,2020年即实现产值5亿元。2021年该公司汽车节能充电桩项目上线,预计竣工投产后可实现年总产值16亿元,解决就业近2000人。
  随着天宝锦湖的快速发展,荣利达精密塑胶、友为电子等相关配套企业陆续入驻投产。一个以天宝锦湖为“圆心”的电源充电器产业集群已初显轮廓。
  打造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让大竹成为达州市融入重庆发展的“桥头堡”,是大竹经开区承载的一个光荣使命。做强这颗县域“工业心脏”,大竹县全力以赴。
  近年来,大竹县紧扣“川东北渝东北产业集聚新高地和开放合作新高地”两个定位,先后推出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大竹县支持苎麻新材料产业十条措施》《大竹县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十五条措施》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从财政支持、土地供应、企业融资、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并对外来投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全面推行“项目代办制”和“项目限时办结制”,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工业心脏”澎湃跳跃,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2021年,大竹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93.9亿元、增长21.1%,增速提高20.1个百分点。

立足特色产业 农业农村加快振兴
  地处川东深丘腹地的大竹县铜锣山,一片郁郁葱葱的白茶园中,几位茶农正熟练地修枝剪草。52岁的邓中成是这片白茶产业基地的劳务小组长,他说:“自从改种白茶,我家的收入就慢慢上去了。2018年我们脱了贫,现在每年在家门口就能挣4万多元,心里特别踏实。”
  引进浙江安吉白茶十余年,大竹县已发展白茶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25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白茶现代农业园区1个。目前全县白茶种植达8万亩,年产业达20亿元以上。
  白茶产业是大竹近年发展的特色产业新名片。立足“特色农业促增收”发展理念,大竹在打响“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香椿第一县”四张“国字号”名片的同时,还推动“大竹苎麻”“大竹秦王桃”“大竹香椿”“大竹白茶”等特色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1年,大竹县实现第一产业总产值105.9亿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6元,增长10.4%;整治撂荒耕地1.7万亩,粮食播面达169万亩、产量61.8万吨,出栏生猪75.8万头。做大做强竹、苎麻、糯稻、香椿、白茶“5+N”特色农业名片,“大竹白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大竹香椿”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粮油糯稻现代农业园区从省三星级跃升至五星级,培养致富带头人246名、高素质农民486名。

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郭姝利 小编
2022-05-27 08:57:48
关注

0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