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文达艺

品质通川 “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2021-08-31 11:00:37
达州日报网

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车辆自动减速,礼让行人;餐厅里,人们自觉将吃剩的饭菜打包带走;广场上,人们随手捡起纸屑扔进垃圾箱;居民楼里,志愿者仔细清除墙上的“牛皮癣”……初秋,探访通川区的街头、楼宇、市集,你会发现,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已深深烙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作为达州主城区,通川区既是达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下简称“创文”)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也是“创文”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明之花正绽放通川。

创文进行时

扮靓“面子” 筑牢创建基石

虽已立秋,炎热并未散去。在朝阳农贸集市,呼呼旋转的吊扇下,不少蔬菜摊贩正悠闲地打着瞌睡。赵国华却无心午睡,他细心打理着蔬菜,摘掉不新鲜的部分,再用扫帚轻轻扫起,倒进垃圾箱。

今年初,赵国华的蔬菜摊搬进了新改造的朝阳农贸集市大楼里,“以前,我们一直在大棚外面摆摊,风吹雨淋的,现在搬进了大楼里,有了固定摊位,就好像长年在外漂泊的人有了家一样。”

朝阳农贸集市是达州市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是一个集零售和配送为一体的综合农贸市场。集市经营30余年来,由于硬件设施日渐老化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出现了环境卫生“脏乱差”、摊位数无法满足市场人流量需求等问题。

近年来,通川区大力推进农贸集市综合整治,效果明显。近日,记者走进朝阳农贸集市,固定摊位的蔬菜、水产、面食等有序分区,每个摊位上都挂有标志牌、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基本信息,标识分明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整个集市敞亮、大气。

“以前,路面坑坑洼洼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垃圾就摆在旁边的垃圾车里,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说起朝阳农贸集市的过去,赵国华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下子全倒了出来,“现在,路面新铺了地砖,集市外围还铺了柏油路,地面平平整整的,菜市场里也干净无味,就像超市一样。”

刷新颜值的不只是农贸集市,还有老旧小区。

“以前,小区没有安装大门,绿化面积也少,车辆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等现象随处可见。现在,小区的道路全部硬化,新划设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摩托车、三轮车整齐地停放在规定区域内,还新栽种了不少花草树木……我每天都在这里练剑、转路、跳舞。”新锦苑居民赵东海高兴地向记者讲起自己精彩的老年生活。

在通川区大北街,记者看到,入夜后的大北街一派灯火通明,衣着靓丽的城市男女来来往往,穿行于各大商铺之间,老年人则静坐在树下乘凉,交流着最近的见闻,标志性建筑处,不时有市民拍照打卡……

菜市场干净整洁;老旧小气旧貌换新颜;商业街灯火繁盛。城市环境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更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随着“创文”工作的深入推进,通川区坚持从“矛盾最多、影响最大、环境最差、关注最高”的地方着手,对辖区1072个老旧小区实施分批改造,推进5馆、5路、4街、10大重点项目建设,提档升级金海、华隆、通川农超等6个农贸市场,达标建设19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断提升城市功能配套,让创建成果直接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夯实“里子” 涵养城市气质

8月23日早晨,天空下着小雨,等公交车的刘敏心里有些烦躁。远远看到一辆汽车飞驰而来,溅起一路水花,她忙不迭往后退。让刘敏没想到的是,车辆在经过行人时刻意减缓了速度。

公交车到来后,刘敏排队跟随人群上了车,见一位背着重物的老人没有座位,她起身让座,自己一路抓着扶手到了终点站。公交车上,刘敏目光向窗外投去,在无指示灯的斑马线处,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拿着旗帜指挥交通……

刘敏说,正是这些点滴温暖构成了今天的幸福达州、文明达州。

文明城市建设不光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颜值,更要有内涵。市民素质则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象征。通川区通过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文明行为的培育,努力把“创文”的过程变成市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提升城市的“精气神”。

漫步在通川区的大街小巷、广场、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抬眼可见、驻足即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阵地大篇幅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意义,各种“创文”特色活动纷至沓来,掀起了全城“创文”的新高潮。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通川区聚焦聚力“新时代文明标杆”,大力开展各类先进典型人物评选活动,成功选树中国好人、四川好人各1名,在全区掀起争做好人、向好人学习的浓厚氛围;创新开展“三星干部”评选,鲜明“实绩、实干”导向,浓厚“思进、思干”氛围,让每名党员干部都是文明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开设“通川有礼”大讲堂,围绕“五有”(有秩序、有活力、有底蕴、有颜值、有温度)“品质通川”建设,组织各领域专家开展线上线下立体授课,已开讲70余场,受众逾10万人次。

通川区还积极探索“服务站+服务队+品牌活动”的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站209个,成立志愿服务分队500余个,实名注册志愿者11.6万人,志愿服务累计总时长达500余万小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全域创建 提升城乡宜居品质

“创文”工作无盲区,通川区坚持把“创文”工作融入城市治理各环节、各方面,坚持从城市小区这一最基础的治理单元入手,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分类施治,探索推进城市小区治理新模式。

“有一天晚上,我看见小区有一栋居民楼雨水、污水管道未入地,抱着试试的心态拨打了物业电话,没一会儿他们就过来处理了……”在国际嘉园小区,类似的“关键小事”不胜枚举,问题得到快速解决,离不开小区正在推行的“红色物业”。

2020年,国际嘉园小区成立了党支部,下设8个楼栋党小组和1个物业党小组,构建了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三方协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治理格局。

在新锦社区党委副书记杨世龙看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自从“红色物业”落地后,小区物业一改往日“被动完成任务、没有凝聚力”的局面,党员带头,主动作为,为居民解决“关键小事”。

文明创建为城市赋能的同时,也让乡村旧貌换新颜。

通川区利用乡风文明先进典型人物现身说法,让身边人讲身边事,集聚向上向善正能量。以乡村振兴和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引导村民革除陋习,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推行“四旧四新”模式(旧院新置、旧味新品、旧材新用、新材旧用),塑造特色风貌,改善人居环境,诞生了罗江金凤村、磐石盐井坝、青宁罐子坪等一批美丽乡村网红打卡地。此外,通川区还厚植文明土壤,修订完善区级文明单位、村镇测评细则,不断深化文明细胞培育行动并取得可喜成绩,东岳镇凤凰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磐石镇谭家沟村、场坝村以及碑庙镇石笋村荣获第五届四川省文明村镇称号。

“创文”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通川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整体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创建工作组织到位、领导到位、制度到位、措施到位。

同时,实施好“宣传引导、日常推进、分析点评、考核通报、责任追究、鼓励激励”六大机制,推动“创文”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轨道,让文明成为通川区最亮的底色。(谭楚甲 曹芮铭 文莉萍 郑涛 图/王勇 孙伟)

确定取消关注
  • 取消
  • 确定
郑善元 小编
2021-08-31 11:00:37
关注

0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
取消